曾经的繁华的码头古镇,如今却很少有人去逛——天府云端小城

  从成都
向西出发,这次我们来到了
崇州。

  去探访川西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场镇,元通古镇

  进入崇州后,当视线内出现了一个宝塔建筑;那便可以确信,元通古镇到了

  这座塔名为元通塔,是元通古镇地标一般的存在;它为想要踏足这座古老场镇的人们指引着方向

  而元通古镇位于西河味江河泊江河三江的汇合之处。

  元通塔则屹立在古镇外的河岸边,镇守着过往的河流。

  横跨在汇江(三江汇入的河流)上的汇江桥,是元通古镇与外界连接的主要通道之一。

  汇江桥是一座长132米、宽2.5米、高6米的索拉桥。两端有桥楼,中间有凉亭停留。

  每当夕阳西下时分,汇江桥融入在夕阳的光影中,与江面形成意境感十足的剪影。

  元通古镇是一座古老的小镇,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晋时期,距今有1600多年历史。

似乎川内的很多古镇内都会有一座字库塔

  元通因水而立,因水而兴。

  和大多因河闻名的古镇一样,元通曾经川西最繁华的码头之一,拥有“水运之乡”的别称。

  在元通最繁荣时候,街道上人声鼎沸商贾川流不息,码头边上来往的货船更是络绎不绝。

  加之元通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明朝时便有了“良田数万亩,烟火数千家”的美称。

  曾经繁华的码头,为元通古镇带来了文化交流的机会

  因而衍生出了商贸会馆宗教民俗等文化。

  如今古镇上现存的黄家大院罗家大院广东会馆天主教堂王国英故里等文物保护建筑群,便是古镇文化沉淀的最好见证。

  这些老建筑用他们的身躯,默默讲述着古镇的故事,等待着远道而来的旅人一睹它们的风貌。

  其中,位于麒麟街罗家大院。是典型的清代、民国年间元通绅粮人家的住所

  罗家大院以当心间作门廊,依次递进设二门、过厅、正厅、后院。后门临文井江,中轴线左右为厢房。

  门廊里的撑弓、挂簏等浮雕十分富丽堂皇,令人感慨其做工的精良。

  元通古镇上的另一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修建于光绪二十九年

  这座建筑除了大门是哥特式风格以外,内部的结构都是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

  天主教堂和古镇的整体风格迥然不同,但却能很好地融入到古镇的格调中成为古镇的一部分。

此处引用的是黄家大院内拍摄的照片

  唯一遗憾的是,我们来的当天教堂没有开门,没能走进教堂内参观。

  在元通古镇街道两旁的普通的民房,依然保留着原来川西建筑的风貌,古朴而自然

  这里的老建筑,与过度商业化的古镇建筑不同。这些建筑不是拆除后重建的仿古建筑

  而是在原来老房子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与维护;这才把最真实的古镇建筑保存了下来。

  走在古街上,老房子木门上的红漆早已脱落。

  木板门的底部因为受潮,也出现腐朽发黑的迹象,这显得房子愈加老旧

  在风吹日晒下,古镇的街道就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经典而令人感慨。

  元通古镇的游客很少,这里商业氛围并不浓厚;整个古镇都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之中。

  行走在古街上,便能感受到浓烈的生活气息

  屋檐下有供人休息的竹椅、沿街有晾晒的辣椒干;老房子内有平淡的生活、在江边有跳广场舞的嬢嬢……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在这里没有游客打扰安静的生活状态就是元通最真实的模样。

  下午逛累了,就来到河边的茶馆坐坐吧。

  享受从江面上吹来的习习凉风,点一盏盖碗茶,在屋檐下休息片刻。

  夏天的闷热,也会因为这古镇的安逸而褪去几分吧。

  来到元通,我们发现它是小巧而精致的,几条老街就能让我们为之着迷。

  这次的元通之行受益匪浅,因为我们看到了古镇发展最舒适的状态